三一重工再战港股,剑指全球工程机械霸主,海外市场狂飙,比肩蔡依林、孙兴慜。

author 阅读:10 2025-05-26 10:58:24 评论:0

三一重工再战港股:剑指全球工程机械霸主地位?

A股赴港上市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就连被誉为A股“机械茅”的三一重工(600031.SH)也按捺不住,加入了这场“A+H”股的角逐。要我说,三一重工的野心可不小,它想的可不仅仅是圈钱这么简单。

A股“机械茅”的赴港之路:不止是圈钱

5月22日,三一重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目标直指港交所主板。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尝试了。早在2011年,三一重工就曾试图登陆港股,可惜的是,当年通过港交所聆讯后,却选择了戛然而止。这搁现在说,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梗”了。现在卷土重来,底气显然更足了,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不过,要我说,三一重工这次赴港,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融资,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国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全球挖掘机一哥的崛起: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放眼A股和港股近30家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以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傲视群雄,这地位,真不是盖的。成立于1994年的三一重工,专注于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及路面机械等全系列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几乎覆盖了工程机械的各个细分领域。就像蔡依林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一样,三一重工在工程机械领域也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多年来,三一重工硬是从卡特彼勒、小松制作所等国际巨头的包围圈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数据显示,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的累计收入计算,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这成绩单,足以让它在全球工程机械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挖掘机和混凝土机械这两个细分领域,三一重工更是连续四年稳坐全球销量冠军宝座,堪称“双冠王”。不过,话说回来,三一重工也并非在所有领域都一骑绝尘。像徐工集团,就在起重机、压路机、摊铺机等领域表现出色,是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所以说,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数据背后的隐忧:增长瓶颈与产能利用率

工程机械行业一直被视作经济的“晴雨表”,因为它能直接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的活跃程度,以及上下游产业的联动情况。这几年,受国内房地产市场疲弱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以挖掘机、混凝土机械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行业步入了寒冬期。三一重工的产品销量也随之掉头向下,2024年行业虽有所复苏,带动公司销量小幅提升至9.77万台,但与2021年超过17万台的销量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就像美股市场一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虽然有所反弹,但要回到之前的巅峰状态,还需要时间。

三一重工的产能利用率也直接反映了它所面临的增长压力。2022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为64.3%,到2024年更是下降至38.5%。这说明,三一重工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市场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收入方面,三一重工的表现也与产品销量趋势基本一致。2022年至2024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800.39亿元、740.19亿元、783.83亿元。虽然收入有所波动,但三一重工的盈利能力依然强劲。上述期间,年度利润分别为44.33亿元、46.06亿元、60.93亿元。这说明,三一重工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

海外市场的狂飙突进:弥补国内颓势,剑指全球

要说这几年,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才真正实现了全球化突破。目前,三一重工的产品已经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其海外市场收入占比高达62.3%,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销量的不足。就像孙兴慜tottenham vs man utd 的比赛中表现出色一样,三一重工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令人瞩目。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和基建市场保持增长,持续拉动了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采购需求,这为三一重工等中国制造商创造了重要的市场机遇。2022年以来,三一重工海外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由2022年的367.8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8.62亿元,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5.2%,大幅优于国内市场表现。这说明,三一重工的国际化战略正在取得显著成效。

新能源转型:弯道超车的机会?

除了全球化,低碳化也是未来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受各国环保要求趋严和执行速度提升的影响,工程机械电动化转型已迫在眉睫。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工程机械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5%提高到2030年的9.1%。三一重工在新能源领域也有布局。资料显示,以2024年的销量计,三一重工的电动搅拌车及电动自卸车销量的市场份额均位居中国市场第一。于2024年,公司推出了40余款新能源产品,来自于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40.25亿元,收入贡献比例大幅超过全球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三一重工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未来有望在这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风险与机遇:全球竞争格局下的挑战

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三一重工的“A+H”布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海外市场的高占比虽然带来了业绩稳定性,但也使其更直接地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在电动化转型的赛道上,技术迭代速度将决定企业能否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未来,三一重工能否真正实现从“中国龙头”到“全球领导者”的跨越,既要看其国际化运营的深度,更要看其在核心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上的突破。就像诺瓦克·乔科维奇在网球场上一样,三一重工也需要在不断挑战自我,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